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國家公祭日:80年前的今天,南京發生了什么?

2017-12-13 11:16: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80年前的今天,南京發生了什么?

80年前的今天,中國南京發生的事情讓目睹這一切的人們異常驚訝,因為一幕幕人間煉獄般的情形,已經打破了人類良知的底線。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17年12月11日,南京高校學子點亮千支蠟燭,追思歷史許愿和平。泱波 攝

《孟卻斯德導報》(今譯《曼徹斯特衛報》)駐華記者田伯烈記錄了當時的情況。“當日軍進攻南京的時候,日機曾散發傳單,宣稱‘日軍將盡力保護良善的人民,使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十二月十日,日軍總司令松井石根大將在勸唐生智將軍不戰而退的傳單中,也這樣說:‘日軍對于抗日分子雖然苛酷無情,但對于非武裝的平民與不懷敵意的中國軍隊,則采取寬宏和善的態度。’”

諸如此類如今看起來荒唐可笑的“宣傳”并不在少數,并且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從史料中找到相關線索。在日本軍方《關于南京城攻占及入城的注意事項》中,就有類似規定。而在12月12日,正在南京城內的德國人拉貝在日記中寫下的最后一句話還是,“謝天謝地,最困難的時刻過去了”。

點擊進入下一頁

12月12日,市民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內參觀。12月13日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80周年紀念日,南京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和平法會、燭光祭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1937年12月13日,中國軍隊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南京淪陷。事實上,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目擊者后來斷言,日軍一進城,就六七個人一組在城里游蕩,向他們看到的任何人開槍射擊。”美籍華裔歷史學家張純如在其著作《南京大屠殺》中這樣寫道。

田伯烈在其記錄中援引了多位“外僑”信件。其中一位幾乎“終身旅居中國”的“外僑”信件寫到,“我們看到日軍劫掠最可憐的窮人,連一個銅子和一條棉被都不準保存(現在正是嚴冬),連黃包車夫的車子也無法幸免;我們看到日軍從難民區里拖出成百成千已經解除武裝的中國兵去槍殺,或當做練習刺戳的東西,還可以聽到清晰的槍聲;我們看到大批婦女跪在面前,驚惶萬狀,悲傷哭泣,懇求我們援助,使脫離虎口;我們看到日軍侮辱我們的國旗,搶劫我們的住宅;我們看到自己所愛好的城市以及服務的機關,為日軍有計劃地縱火焚毀。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所看到的活地獄”。

點擊進入下一頁

12月11日,市民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外參觀。 泱波 攝

張純如還在其著作中記載了一位南京市民唐順山,奇跡般地逃過日本人的殺人比賽而活下來的故事。當年二十多歲的唐順山在這本書中回憶,“到處血流成河,好像天上一直在下著血”。他被日本兵抓住后,被命令和其他俘虜排隊站在一個新挖的長方形大坑邊。

“一場士兵之間的殺人比賽開始了——這是一場看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殺人的比賽。其中一個士兵舉著機關槍站崗放哨,隨時準備向任何企圖逃跑的人射擊,其余8個士兵每2人組成一組,共4組。在每組當中,一個士兵用大刀砍下俘虜的頭,另一個士兵撿起人頭把他們扔在旁邊堆成一堆。”

當正前方的一個人被砍下頭時,唐順山也順勢倒下去,和那個尸體一起掉進大坑里。

書中稱,日本兵為了節約時間,“不再用砍頭的方法殺死俘虜,而是改為在俘虜的咽喉處亂砍亂刺”。這種瘋狂的無節制的殺人行動持續了近1小時。“然后,大多數日本兵離開了現場,只有一個人留下來,他用刺刀在大坑里不停地亂刺,以確保把每個人都殺死了。”

唐順山忍受了5次利刃的刺傷,但最終幸存了下來。

點擊進入下一頁

12月10日,在第四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參加過當年戰爭的抗戰老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屬、南京1213志愿者聯合會的志愿者們來到南京光華門遺址公園,向這片曾經發生過激烈戰斗的陣地獻上和平歲月里的悼念菊花,祈禱永遠和平。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眾多史料證明,這樣的噩夢在南京至少持續了六周。

這期間,拉貝在其日記中詳細記錄了他所看到的日軍暴行。他在致日本大使館的一封信中寫到,“12月13日,當貴軍進城的時候,我們在安全區幾乎集中了城市的全部平民百姓,安全區當時只遭受到輕微的炮擊損失,中國軍隊撤退的時候對安全區沒有進行任何搶劫……但到了12月14日,貴軍士兵的搶劫、強奸和屠殺等等恐怖活動鋪天蓋地地壓了過來,留下來的27個歐洲人和中國居民一樣震驚了”。

標簽: 南京 國家公祭日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