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初評 浙江占兩席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
4月1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十五屆(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初評結果,21項境內展覽、4項出入境展覽入圍終評。我省有兩家博物館入選,分別是中國絲綢博物館“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科技成果展”和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的“明月入懷·中國團扇文化印象展”。在出入境展中,去年異常火爆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也名列其中。
本屆評選,從入圍終評項目所在區域看,東中西部17個省(市、區)榜上有名,分布較均衡;從題材看,涵蓋了歷史、紀念、藝術、自然等多個門類,歷史類相對集中;從項目單位層級看,中央部委直屬機構和省市縣級文博單位均有項目入圍。
與往屆“十大精品”推介活動相比,本屆對初評方式作了新的調整:一是初評評委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擔任;二是初評采取函評與網評相結合的方式。評委通過登錄中國文物報社“文博在線”網站,審看初評項目圖文、視頻等材料,在線票選入圍終評項目并實名填寫紙質版《專家意見表》。經統計,推介活動辦公室共發出《專家意見表》78份,收回76份。
按照推介活動計劃,將組織本屆“十大精品”入圍終評項目網上展示和公眾留言、評議,終評名單將于“5·18國際博物館日”公布。
“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科技成果展”于2017年6月22日至9月24日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內展出。古道今猶在,格物致新知。展覽以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8世紀為時間范圍,以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為空間范圍,以歷史為線索,以地點為單元,以文物為主體,展示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科技成果,體現和促進現代科技在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144件展品均來自絲綢之路沿線的遺址點,包括哈薩克斯坦薩爾馬特女祭司墓(公元前6至前5世紀)、哈薩克斯坦伊塞克金人墓(公元前5至前4世紀)、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戰國晚期)、陜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秦)、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漢)、新疆尉犁營盤墓地(漢晉)、長安李倕墓(唐)、敦煌莫高窟320窟(唐)。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