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我來幫你”
“我懂你”更重要
其實大學生和初中生的通信,大部分都在談學習和學習生活,比如,“成績下降了怎么辦”,“同學不理我了怎么辦”,“我們交換個綽號吧”。
家長老師們遇到初中孩子談戀愛的問題,也會頭痛該怎么處理。同樣的,一位名為王溫雅的海豚姐姐也遇到了自己的寶寶來傾訴自己戀愛了的忐忑心理。她請教了指導老師徐競,然后在回信里寫:“很高興你能和我分享這個事,這是信任……其實,我初中時候也談過戀愛,我有個親姐姐,當時也沒有告訴她,就覺得她的看法其實會和我媽一樣。”她說,“有時候看到他們的信,就好像遇到了當年的自己。”
更普遍又難回答的問題來自于留守的孩子訴說,想念爸爸媽媽又不知道和他們說什么?一位小學也有過留守兒童經歷的海豚姐姐說,而遇到這樣的問題,就像看到了小時候無助的自己。很多時候不需要解決問題,只要表達出“我懂你”,就能讓青春期的初中生能在回信里說:“你讓我覺得自己再也不是孤單一個人了。”
“我覺得能幫到我家的寶寶,就像當年的自己也被治愈了。”這位海豚姐姐說。
同齡人烹制的“雞湯”
孩子們愛喝
關索中學九(6)的學生已經和筆友們通訊三年。他們的班主任王老師說,這些筆友給了山區孩子們另一種更可親的打開世界的方式,“現在我們的孩子,也沒有特別貧困,他們的問題是父母文化層次比較低,沒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融入了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
孩子們比較羞澀,不太會表達愛,也不太敢說想念。他第一次知道孩子主動給父親打電話是今年6月父親節那天晚上。他得感慨:“學生敢于表達愛了,也懂了家人的重要性。”
他也從來沒想到過,這個班的班委把所有同學的生日都收集了起來,每個月都為當月過生日的學生過集體生日,“孩子們非常團結,不是一味地只知道讀書了。”
這些靦腆的孩子還學會了“耍花腔”,“有一天我晚上值班,突然有孩子來告狀,說班里幾個同學有摩擦了,我趕緊去班里察看情況。一看晚自修怎么就我們班的燈都黑著,我急壞了,結果一打開門,就是彩帶噴霧飛過來,然后燈亮了,學生們買了生日蛋糕,給我過生日……”都不記得當天自己生日的王老師,覺得很幸福。他說,雖然不確定這樣的做法是不是“筆友”教的,但是可以肯定這樣的小情調,是當地父母和老師沒法交給孩子的。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