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縣南石山村76家唐三彩企業全部告別傳統煤柴窯工藝
“成品率高,不用看火加煤,干干凈凈,不見煤灰!”近日,在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洛陽九朝文物復制品有限公司廠區,干了20多年唐三彩燒制的窯工張恒力一邊用力打開冒著熱氣的天然氣窯,一邊訴說著唐三彩產業去年以來的“綠色之變”。
朝陽鎮,古代唐三彩原產地、現代唐三彩發源地,中國唐三彩產業資源最豐富、人才最集中、工藝最優良、產業規模最大的專業鎮。76家唐三彩生產企業集中在中國·洛陽三彩小鎮項目所在地南石山村,產量占全國九成以上,被譽為我國的“唐三彩第一村”。如今,隨著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推進,傳統的唐三彩煤柴窯“一夜間”全變成了綠色、環保的氣窯和電窯!
“打記事起,燒制唐三彩就是臟活、累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洛陽九朝公司董事長高水旺說,20世紀90年代以前,村里的小作坊多用木柴做燃料,燒起來濃煙滾滾;后來散煤逐漸增多,窯工看火加煤,搞得灰頭土臉,村子里滿是煤灰……
去年,洛陽市在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孟津縣實施了唐三彩行業專項整治。朝陽鎮牽頭與燃氣公司簽訂協議,建設南石山村天然氣管網約10公里,實現天然氣戶戶通,并出臺南石山村唐三彩行業污染治理獎補方案——拆掉一個煤柴窯,獎勵500元;建起一個氣窯,最高補貼8000元!
當得知散煤燃燒是霧霾成因之一后,高水旺二話沒說,投資興建了兩個天然氣窯。在政策補貼下,他僅花了4萬多元。
“雖然天然氣使用成本比煤高約一半,但氣窯火焰均勻,素胎正品率從約七成增長到九成以上。扭扭閥門就能調節火力,免去了看火加煤環節,節省了人工成本……算下來,綜合成本下降了1/3!”洛陽九朝公司副總經理楊建勛喜上眉梢。
時下,南石山村已拆除煤柴窯136座,新建氣窯、電窯199座,除保留少數煤柴窯用于傳統工藝展示和旅游觀光外,76家唐三彩企業生產全部實現了由煤柴窯向氣窯和電窯轉變。
去年,洛陽市環境優良天數達210天,超過省定目標11天,比2016年多44天,其中孟津縣優良天數達272天,超出市定目標53天。傳統唐三彩制作工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僅踐行了綠色發展理念,更讓唐三彩產業走上了轉型升級的快車道。(首席記者 張銳鑫 特約通訊員 鄭戰波 文/圖)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