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縣南石山村:三彩燒制講環保 告別柴窯用氣燒
“現在的爐溫是562℃,再過一會兒就能開爐了……”日前,在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洛陽九朝文物復制品有限公司廠區,三彩燒制師傅高賀看著一個儀表說。這個高精確度的爐溫檢測儀記錄了唐三彩產業的“綠色之變”。
高賀師傅當天燒制的是一批三彩馬,記者看到,爐具是一個長方體柜子,和常見的柴窯區別很大。“這是響應國家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上馬的新工具,用電的,還有氣爐。”高賀說,現在柴窯已經成了歷史,燒制唐三彩主要用氣窯和電窯。
“成品率高,不用看火加煤,干干凈凈,不見煤灰!”說起氣窯和電窯的好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洛陽九朝公司董事長高水旺贊不絕口,“雖然使用天然氣成本比用煤高約一半,但氣窯火焰均勻,素胎正品率從約七成增長到九成以上。扭扭閥門就能調節火力,免去了看火加煤的環節,節省了人工成本,算下來,綜合成本下降了1/3!”
在南石山村煤窯和柴窯改氣窯已成為一個潮流,該村在進行一場“綠色革命”。朝陽鎮是古代唐三彩原產地、現代唐三彩發源地,中國唐三彩產業資源最豐富、人才最集中、工藝最優良、產業規模最大的專業鎮。76家唐三彩生產企業集中在中國·洛陽三彩小鎮項目所在地南石山村,產量占全國九成以上,被譽為我國“唐三彩第一村”。
去年,洛陽市在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孟津縣實施了唐三彩行業專項整治。朝陽鎮牽頭與燃氣公司簽訂協議,建設南石山村天然氣管網約10公里,實現天然氣戶戶通,并出臺南石山村唐三彩行業污染治理獎補方案——拆掉一座煤窯或柴窯,獎勵500元;建起一座氣窯,最高補貼8000元。
當得知散煤燃燒是霧霾成因之一后,高水旺二話沒說,投資興建了4座電窯、3座氣窯。在政策補貼下,他僅花了幾萬元。
目前,南石山村已拆除煤窯、柴窯136座,新建氣窯、電窯199座,除保留少數煤窯和柴窯用于傳統工藝展示和旅游觀光外,76家唐三彩企業的生產全部實現了由煤窯、柴窯向氣窯和電窯的轉變。
去年,洛陽市環境優良天數達210天,超過省定目標11天,比2016年多了44天,其中孟津縣優良天數達272天,超出市定目標53天。傳統唐三彩制作工藝也順應時代發展,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記者 李琦 連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