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趙薇黃有龍夫婦遭頂格處罰!比起罰款這兩件事更值得焦慮

2018-04-17 09:46: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趙薇夫婦遭頂格處罰!比起罰款,這兩件事更值得焦慮

2016年底,趙薇夫婦打算入主萬家文化(現更名“祥源文化”)的大戲同時吸引了財經圈和娛樂圈的高度關注。

從宣布斥資30.6億元拿下控制權,到變“入主”為“入股”,僅當5%股東,再到“約30億元資金全靠借”的內情被揭開,曾被稱作“女版巴菲特”的“小燕子”最終落得“一地雞毛”。

就在昨日(16)日晚間,證監會公布了對萬家文化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相關人員市場禁入決定書:

駁回趙薇夫婦、龍薇傳媒、萬家文化及相關當事人的申辯;

對黃有龍、趙薇、孔德永分別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

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

——這個處罰決定,與此前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一致。

就處罰金額而言,趙薇夫婦加起來60萬元,就算加上龍薇傳媒的處罰金額,合計120萬元,與這對夫婦的數十億元的身家相比,的確是九牛一毛,但他們真正焦慮的是5年的證券市場禁入以及可能面臨的股民巨額索賠。

趙薇夫婦犯了哪些錯?

證監會16日晚間披露的兩份決定書合計超過3.1萬字,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對文件內容梳理如下。

證監會認定的五項違規事由如下:

1、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2、龍薇傳媒關于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3、龍薇傳媒未及時披露與金融機構未達成融資合作的情況;

4、龍薇傳媒對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原因的披露存在重大遺漏;

5、龍薇傳媒關于積極促使本次控股權轉讓交易順利完成的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證監會披露的資料顯示,趙薇夫婦控制的龍薇傳媒其實一開始就沒有準備好資金,期間的信息披露更是弄虛作假,未及時說明實情。

其一,此次收購共需30.6億元,可龍薇傳媒自有資金僅6000萬元,杠桿比例達50余倍。

雖說計劃通過銀行融資,可龍薇傳媒2016年11月2日才成立,僅是個無實際運營的空殼公司,明顯不具有快速從銀行募資的能力。此時,貿然公布收購信息,疊加名人效應,致使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其二,在公告中,龍薇傳媒稱,向金融機構質押融資14.999億元。可實際上,其與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約定的上報審批最高額度為30億元。

如果該審批獲通過,則上述資金將覆蓋除6000萬元以外的所有資金缺口,但與公告的股權款支付步驟并不一致。

黃有龍的筆錄顯示,“趙政他們希望30億元全部由銀行提供,這樣成本能下來……如果銀行同意提供30億元,趙政他們會把銀必信的15億元還掉。”

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的融資方案,龍薇傳媒向中信銀行融資款項中的第二筆及第三筆發放額度取決于萬家文化股價情況。

相關辦事人員的筆錄顯示,“(銀行方面)表示保底22億元能借,如果股價漲起來,到27元的時候,最高能批到30億元。”

換言之,即使拿到了首批資金,后續資金也不見得能夠按時到位,可龍薇傳媒完全沒有披露此事。

其三,龍薇傳媒始終沒有準確披露融資情況。

2017年1月12日,其稱,金融機構將于月底前完成審批流程。可到了月底,龍薇傳媒并沒有披露“未與任何金融機構達成融資合作”的消息。

另外,2017年2月16日,龍薇傳媒稱,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是由于“金融機構融資審批失敗”。而事實上,銀必信沒有準備好足夠的資金,無法按時借給龍薇傳媒12億元。

其四,2017年1月12日,龍薇傳媒稱,“將積極與萬家集團進行溝通以使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同時繼續尋求其他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但其并沒有積極與萬家集團溝通,也未再聯系過其他金融機構。

黃有龍在詢問筆錄中表示:

“中信銀行是孔德永這邊找的,我們這邊沒有找過任何銀行,包括深圳的銀行。自始至終,銀行方面都是孔德永聯系的,我和趙政都沒聯系過銀行……在趙政去杭州和孔德永談上飛機前(股份轉讓變更為5%前),我和趙政說不要做了……至于后面取消收購,我覺得這個事情沒辦法做了,就不做了……孔德永讓我們留5%的股權,我其實真不想要,但出于信用,我最后還是同意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用自有資金進行收購。”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在去年11月,證監會對萬家文化發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后,黃有龍在微博上發文稱:

“鑒于近日來一些媒體對我和我太太的不實報道,已經聘請律師取證,將以最快速度起訴謠言制造者與背后強大的推動勢力”;

從沒有當過某個領導的“司機”,從沒當過巨富,也從不想當巨富,只想一家人平淡平安的生活;

希望通過文化類上市公司支持趙薇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這是我的初衷,可惜事與愿違”,從沒有過任何違法的想法或者越過道德底線去獲取財富。

趙薇轉發黃有龍微博,并表示:“謝謝你沒愛錯我,我一生問心無愧。”

回顧:51倍杠桿收購失利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在對萬家文化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表示,此事“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了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借此機會,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還原一下趙薇夫婦擬通過杠桿資金收購萬家文化的全過程:

2016年12月26日,萬家文化一紙公告,震驚了整個娛樂圈跟財經圈,趙薇要花30億買下大股東萬家集團的1.8億股份,持股比例占29.13%,成為萬家文化的實控人。

2016年12月29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問詢函,要求趙薇回答:30.6億巨額資金的來源是哪里?認購方龍薇傳媒是否專為此次收購所設立?后續計劃是什么?甚至包括趙薇3年來的財務狀況,背后是否與“阿里系”有關。

然而,在2017年1月份回復上交所問詢函里,龍薇傳媒卻稱,收購資金除了6000萬元自有資金外,將向銀必信借款15億元,向金融機構質押融資剩余14.99億元。同時,其自回復函中表示,質押融資審批流程預計于1月31日前完成。——也就是說,趙薇準備自掏6000萬元融資30億元高杠桿收購萬家文化!

到2017年1月23日,龍薇傳媒向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的融資計劃未通過中信銀行總行審批。同時,銀必信也未能按照股權轉讓款的支付期限向龍薇傳媒提供后續12億元借款。

2017年2月13日,融資失利的龍薇傳媒宣布將收購總價調整為5.29億元,收購金額大幅縮水,并且一下子從收購變成了舉牌。

上交所立馬追問:說好的融資30億元,怎么就一下子說無法完成融資了?怎么回事你得解釋解釋。

2017年2月27日,萬家文化收到證監會的一紙《調查通知書》,原因就是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這紙調查通知書,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指向——這筆巨額投資涉嫌違法。

2017年4月1日,萬家文化公告稱,龍薇傳媒表示公司被立案調查,交易存在無法預測風險,決定終止股份轉讓事宜。

或面臨巨額索賠

此次處罰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證監會認定了這起所謂收購案中趙薇夫婦的責任,而萬家文化在收購案中股價大起大落,投資者損失嚴重。在認定責任后,投資者可以起訴萬家文化以及龍薇傳媒,要求賠償投資遭遇的損失。

據證券時報,“上月杭州中院已經正式受理我們代理的首批投資者起訴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趙薇索賠案,目前正在等待法院安排開庭。隨著正式處罰公布,我們將加快后續案件起訴進度。”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表示,證監會對祥源文化處以60萬元罰金、對趙薇等個人處以30萬元罰金,屬于頂格處罰,充分表明其違法情節嚴重,監管部門嚴厲懲此類違法行為。

標簽: 趙薇 夫婦 罰款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