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深入的改革推動更大的發展 珠海持續將全面深化改革舉措不斷向縱深推進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施工高峰期”的攻堅之年。這一年,珠海持續深入推進經濟、行政、社會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在改革政策出臺的同時,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其中部分改革舉措取得新突破,有些已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凸顯珠海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廣度。
2017年年初,《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17年工作要點》正式印發,明確各專項改革工作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行動在珠海拉開序幕。在這份改革任務表中,既有著力整體推進的經濟、行政、社會、民主法制、生態、文化、黨建、紀檢、農村、橫琴等十大專項領域的77項改革,也有圍繞珠海市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順應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需全力抓好的15項重點改革工程。
2017年珠海市已審議通過多個改革文件,尤其是15項重點改革工程的相關政策紛紛出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醫療體制、城市管理、國有企業發展、簡政放權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珠海特色、富有實效的改革舉措。
在改革施工的高峰期、攻堅期,珠海市以“釘釘子”的精神和“啃硬骨頭”“涉險灘”的膽識,尤其在“放管服”改革、橫琴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改革、富山工業園體制調整等涉及全局性、長遠性的重大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的勢能和紅利正在陸續釋放。
2017年5月,《2017年珠海市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方案》出臺。
2017年7月,富山工業園管理體制調整正式實施。
2017年10月,《橫琴、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實施。
“放管服”改革的推進不斷優化了企業的營商環境,支持各區“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富山工業園體制調整則為珠海實體經濟發展打造了新的重大平臺;一體化改革發展將有助于一體化區域在政策結構上優勢互補,在體制機制上優勢聚合,在城市功能上優勢疊加的一體化改革發展新格局。在一系列“有利于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綜合作用下,珠海2017年經濟增速位列全省前列,全面深化改革成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推進過程中,更加注重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讓涉及民生的改革事項更接地氣,讓廣大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2017年6月,《珠海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正式實施。
2017年7月,《珠海市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試點工作方案》出臺并正式實施,推進醫改再次提速。
作為第二批國家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珠海先行先試,目前已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薪酬制度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和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覆蓋的改革。如今,一系列與市民教育、就醫、出行、社保、就業緊密相關的改革在加快推進,河長制的推行進一步加大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力度。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明確謀劃,進入新時代,改革要有新作為。珠海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找準突破口和關鍵點,把改革不斷推向深入,不斷開創新時代珠海改革新局面。
2017年珠海市十五項重點改革大事記
1.發揮橫琴自貿試驗區示范引領作用
——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橫琴新區片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方案》及行政審批事項分類改革目錄,上線商事登記“一口受理”系統。出臺《橫琴新區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措施(暫行)》等系列政策,對創新創業團隊給予精準扶持。
——出臺《橫琴、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努力打造產業聚集高端、生態環境優美,與澳門交相輝映的“大橋經濟區”和城市新中心。
2.加快推進橫琴廉潔示范區建設
——制定《橫琴新區公職人員利益沖突回避辦法》《關于支持改革創新鼓勵擔當有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的實施意見》《橫琴新區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工作指引》《橫琴新區廉潔履職激勵機制的辦法(試行)》等辦法,探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鼓勵公職人員廉潔勤勉履職。
——建立營商環境志愿監督機制,組建包括港澳人士在內的74名營商環境監督志愿者隊伍開展志愿監督。推動建立健全橫琴自貿試驗區廉潔評價體系,探索構建綜合反映橫琴新區廉潔狀況的廉潔指數,倒逼部門及行業加強廉潔建設。
3.構建“雙自聯動”體制機制
——出臺實施《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橫琴自貿試驗片區聯動發展(2017-2020年)行動方案》。探索建設“雙自聯動”試點園區,制定《關于將橫琴高新技術片區及科技研發片區納入珠海高新區區域范圍的方案》。
——組織橫琴自貿試驗區金融機構與自創區科技企業對接,推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支持橫琴生產性服務機構圍繞高科技企業開展服務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
4.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出臺《珠海市引進建設重大研發機構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珠海市孵化器建設規劃》,規范重大平臺引進建設程序和指導全市孵化器建設。
——完成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驗收,出臺了《關于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的意見》,力爭把珠海建設成為國際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中心和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5.深化“放管服”改革
——印發《2017年珠海市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方案》和有關配套文件,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投資建設領域下放41項重要事權,優化相關機構設置。
——印發《珠海市人民政府關于第二批清理規范市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規范中介機構服務和管理。推行“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實體政務服務大廳與網上辦事大廳深度整合。
6.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出臺《珠海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組建珠海發展投資基金,加大對珠海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截至2017年12月底已有33支子基金達成組建意向,總規模超過500億元。
——成立珠海市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珠海市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發展建設若干政策措施》,印發《富山工業園區管理體制調整方案》,從市級層面加強統籌謀劃,理順投入機制。
7.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制定《關于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及監管權責清單、優化布局、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資管理、投資后評價、職業經理人、收入分配、加強黨建等9個配套制度,國資國企改革穩步有序推進。
——圍繞珠海市產業發展方向,制定《珠海市屬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50%以上新增投資投向實體經濟,優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
8.深入推進交通體制改革
——印發實施《關于印發珠海市交通運輸管理體制調整方案的通知》,進一步理順交通、港口、公路部門的管理體制機制,調整優化機構和職能配置,科學劃分市、區職責權限,全面提高珠海市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綜合服務水平。
9.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
——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擬定珠海市城市管理體制改革部門職責劃分和機構設置方案,著力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精細、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推動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進城市運行高效有序。
10.率先探索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推進落實“河長制”,印發《珠海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及配套制度,實現市、區、鎮、村四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全覆蓋。
——印發《珠海市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計劃》,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制管理。印發《珠海市排污權抵押貸款指導意見》,發展綠色信貸,助力綠色經濟發展。
11.創建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市
——升級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涉及68個部門,共3685個信用信息共享目錄,信息量達1578萬余條。
——健全信用法規和標準體系,出臺了珠海市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聯合激勵措施,研究制定珠海市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和個人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建立部門和行業間聯動獎懲機制,以社會誠信提升城市文明。
12.創新公共服務項目開發建設模式
——制定《珠海市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施指引(試行)》和《珠海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暫行辦法》,推進PPP項目規范化管理。
——積極推動平沙醫院項目、平沙新城生態公園項目、斗門區黑臭河涌水生態修復項目、金海公路大橋工程項目、香洲區人民醫院改擴建項目、西部醫療中心項目等按PPP模式實施。
13.健全促進就業創業機制
——出臺《關于印發珠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管理辦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大就業扶持力度。
——新增市級創業孵化基地3家,全市24家創業孵化基地直接帶動就業26137人。
14.加快落實公立醫院改革
——印發《珠海市區域健康服務聯合體實施意見》,加強醫聯體建設。印發《珠海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全市共建立313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
——在全省率先出臺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文件,通過“降低藥耗比-調整服務價格-提高薪酬”進行聯動改革。在全省率先實施耗材“兩票制”,全市公立醫療衛生計生機構開展專科醫用耗材統一配送,可節約資金約1億元。
15.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加快推進司法輔助人員招錄工作。積極穩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出臺《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實施細則》,探索刑事速裁制度,兼顧司法公正與效率。
——在全省率先成立輔警專管機構,部署推進警輔管理制度改革。優化警察隊伍管理制度,建立“人民警察分類管理智能系統”,榮獲全國公安機關創新大賽決賽銅獎。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