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兩次出臺減稅措施 實體經濟又迎政策利好
4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部署對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實施監管考核,確保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此前,3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確定4000多億元減稅措施。
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對此次減稅的認識不能簡單停留在為企業減負數額上,而是要用國際視野,從我國全球發展戰略的視角來認識。這一系列針對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出臺落地,對我國企業,特別是具有極強活力和創新能力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是巨大利好,我國即將迎來一個技術革命的新的春天。
會議決定,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減稅力度,一是將享受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企業新購進研發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上限,從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二是將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以上兩項措施實施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張依群表示,增加年內一次性新購儀器設備價值扣除,提高企業應納所得稅優惠上限,等于發揮稅收指引作用直接減輕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負擔,活化企業資金流動能力,鼓勵企業加大投資,有利于加快科技創新進步和產品更新換代。
會議決定,取消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
在張依群看來,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擴大了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實現了不同企業之間的職工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訓權利的公平。職工教育經費的普惠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必然會帶來全社會企業職工整體素質的整體提升,也必然會推動企業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技術含量的全面提高。
會議還決定,從5月1日起,將對納稅人設立的資金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征收的印花稅減半,對按件征收的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將目前在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的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有關優惠政策分別自1月1日和7月1日起執行。
在張依群看來,上述舉措是一個技術投資的普惠性政策,企業創新創業投資優惠政策推向全國,其技術投資的示范效應將會在全國各地迅速推廣,最終會形成全國性的創業創新加快發展的嶄新局面。
為給企業減負,政府一個月內已經兩次出臺降稅措施。3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4000多億元減稅措施。此次采取以上7項措施,預計全年將再為企業減輕稅負600多億元。(記者 李苑)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