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周四)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運行平穩,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劉宇南也表示,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仍比較突出。其中,關于購買力外流和海淘等問題,劉宇南表示,國內市場暫時沒有辦法滿足居民對高品質、高端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對國內產品和服務信心不足。他表示不回避問題,要問題導向,增加國內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消費升級。
上半年物價總體平穩,供求關系改善
劉宇南表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4%,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分析,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609元,實際增長6.7%。整個消費增長態勢不錯,而去年房地產快速增長,透支了今年的消費力,加上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而房地產消費和居民的家居、家電消費有聯動關系,所以有部分商品銷售增速回落。
發改委價格司司長岳修虎介紹,上半年我國物價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上下游的價格走勢趨向協調。其中,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了3.9%。
岳修虎解釋,上半年上下游價格走勢趨于協調,反映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在不斷鞏固,生產端和需求端的變化趨于平穩,市場供求關系持續得到了改善,新的動態平衡態勢正在形成。
“質量標準體系滯后于提質擴容需要”
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仍比較突出。劉宇南表示,在重點消費領域市場還不能夠有效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監管體制也不能很好地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迅速發展,質量和標準體系仍然滯后于消費提質擴容需要。信用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還未能有效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消費政策體系尚難以有效支撐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預期的改善。
昨日有媒體提問,很多中國消費者對國內產品和服務信心不足,使得購買力外流。對此劉宇南回應,之所以會出現購買力外流、海淘,一方面是我們國內居民對高品質、高端產品和服務有了旺盛的需求卻無法滿足,第二方面,是對我們國內產品和服務信心不足的問題。對海淘問題,一是如何增加國內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來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增強居民對國內消費市場的信心,改善大家的消費預期。
高玉偉建議,從監督管理上,要進一步提高標準,加大對制造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正面引導,鼓勵企業做品牌,以質取勝,既有激勵,又有規范。
李宇南表示,以后將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健全質量標準和信用體系,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強化政策配套和宣傳引導,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
■ 焦點
1 為何五六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落?
劉宇南表示,五六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回落,主要還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比如進口汽車關稅下調的政策預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現持幣待購情緒,7月1號下調進口汽車關稅會導致消費者持幣觀望的情緒加重,出現延期消費現象。從數據來看,5月份、6月份當月汽車類商品銷售同比分別下降了1%和7%,如果扣除掉汽車類商品零售短期因素影響之后,實際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月份增速達到了10%左右,6月份接近11%。
此外,住房銷售增速回落,也帶動了住房相關消費的增長放緩。受此影響,家具家裝類的商品銷售增速回落態勢明顯。
劉宇南指出,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政策效應將逐步釋放,一些季節性影響也會逐步消除,短期負面影響因素逐步減弱以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應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也會逐步提高,這樣就會使居民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總的來看,我們認為我國居民消費仍然會保持平穩增長。
2 下半年物價走勢如何?
岳修虎介紹,我們認為,下半年我國物價保持平穩具備堅實的基礎,仍將會在溫和區間運行。從宏觀層面看,我國經濟有望延續穩中向好的態勢,金融環境總體穩定,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不斷增強,這些因素決定了總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從宏觀層面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有堅實的基礎。從商品層面看,我國工農業生產穩定,重要的民生商品、工業品供給充裕,糧食穩產豐產,生豬產能處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有所擴大;工業消費品產能充裕,市場競爭程度高。大家關心的服務業,發展速度快,但今年以來價格漲勢趨于平穩。從這些方面看,下半年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
高玉偉分析,下半年從整體物價水平來看,PPI水平低于去年,推高整個物價的因素有所減弱,所以下半年CPI會在2左右,處于平穩狀態。
3 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劉宇南介紹,我們國家居民消費整體已經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下一步促進消費,就是要圍繞消費升級的方向,努力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切實滿足基本消費,持續提升傳統消費,大力培育新興消費,激發潛在消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劉宇南認為,一是要促進實物消費不斷提檔升級。二是要推進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三是要引導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有序發展。四是要促進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
“不同區域城鄉之間的收入和生活水準是不同的,所以有的區域對品牌沒有要求,只要質量過關即可,所以消費分層肯定會存在。線下消費到線上消費的過渡階段,過去可能是從鄉村集市來買,現在是從互聯網來買。”高玉偉表示,消費群體越來越年輕,越來越熟悉手機和網購,給了供給和需求雙方對接的機會。(記者 任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