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二線城市“搶人”大戰:住房政策成標配 落戶門檻明顯降低

2017-12-19 11:00:17      來源:新京報

二線城市“搶人”大戰 爭奪人口新紅利

武漢市大學生租賃房已逐步投入使用,月租低于周邊;鄭州落戶零門檻擴展至??粕?,不與就業納稅掛鉤

資料圖:在武漢市納杰人才市場招聘會上,擠滿了前來應聘的求職者。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來到武漢第七年,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三的彭超終于辦了一張本地手機卡。這些年,他用的號碼一直是老家浙江金華的,按照此前的計劃,彭超想畢業后就回浙江。

讓他改變主意的原因很多,求職狀況、父母意愿、房價水平、城市前景等,而最終讓他決定留下的因素之一,是今年6月份武漢推出的“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照此計劃,彭超享有大學生無門檻落戶、大學生“八折購房”、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

11月23日,鄭州召開“智匯鄭州”人才新政發布會,正式公布“智匯鄭州”人才工程“1+N”政策體系。這也被稱為鄭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包括中專以上畢業生“零門檻”落戶、三年內向符合條件的就業創業者發放每月最高1500元的生活補貼、向符合條件的在鄭首次購房者發放最高10萬元的購房補貼等。

今年以來,諸多二線城市加入“搶人”陣營。長沙提出五年吸引100萬人才的目標;南京將人才分為6類,分別給予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公租房、購房補貼等待遇;成都推出“蓉漂”計劃,推行“先落戶后就業”,實施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落戶制度,對來成都應聘的外科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入住的青年人才驛站……

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成都、南京、杭州、西安、鄭州、長沙等二線城市紛紛向大學生伸出橄欖枝,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碗里來”。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樊秀峰認為,我國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起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依賴的是廉價勞動力,也就是第一次人口紅利。目前,我國更多轉向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大中專以上的人才占比越高,享有的人口紅利肯定會越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目前各個城市爭奪的,其實是第二波人口紅利。”

武漢租賃房與安居房

武漢市委市政府10月11日發布《關于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試行)》,提出“未來五年,建設和籌集250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其中,大學畢業生安居房85萬平方米,以6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大學畢業生租賃房165萬平方米,以人均租住面積20平方米為主。讓大學畢業生以低于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如屬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場價30%)。”

目前,武漢市的安居房還在建設中,而租賃房已經逐步投入使用。11月28日,武漢市招才局協調推進部部長石柏林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武漢市已籌集到6816套租賃房,分布在武漢市13個轄區,戶型包括單間、一室一廳、兩室一廳等,根據所處地段和戶型來定價。

申請租賃房的程序也較為簡單,大學畢業生只需要在“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信息平臺”申請,提交材料,政府依據輪候順序及學位等情況確定配租順序,申請人便可簽訂租賃合同,辦理入住。

11月29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位于武漢市江岸區的一處租賃房。此處租賃房是7月3日發布的首批房源之一,位于漢口年華小區3棟1單元的3樓至26樓,共96套房。小區剛建成兩年,設施很新,有電梯,每套房40平方米左右,一半是單人間,月租700元,一半是雙人間,月租合計800元。新京報記者查詢,在同等地段同樣面積的房間,租金超過1000元。

今年剛從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的王爽是最早申請租賃房的畢業生之一。之前,王爽在單位附近的一個老舊小區租了一間臥室,住在九樓,沒有電梯,每月租金800元。

7月下旬,王爽看到租賃房源發布的信息后,在網上提交了申請。過了半個月,她接到了武漢市房管局的電話,不久便搬了進來。

單間不大,五臟俱全。臥室、廚房、廁所、陽臺,該有的空間都有。家具家電也是提前配備好的,床、衣柜、書桌、餐桌,空調、抽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洗衣機等一應俱全。搬過來后,王爽只添置了一個晾衣架。

和王爽不同,由于學歷是本科,李瑞和于丹只能申請雙人間。根據現行政策,本科生只能申請合租,一般是兩室一廳,但漢口年華小區只有單間,只好在房間里擺上兩張床。

新京報記者到訪時,兩個女孩正在做飯。幾根蒸玉米、兩碗羊肉糊湯面,兩人忙活著,有點轉不開身。“其實感覺有點像住在宿舍,但比宿舍要好一點,因為有廚房,剛畢業能住上這樣的就已經不錯了,至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于丹說。

住房政策成標配

彭超從未考慮過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房價是比較嚇人的”。這位即將步入社會的男生有自己的計劃——畢業幾年內買套小房子,等以后有能力,再把父母接來同住。這個計劃在一線城市實現起來“有些困難”。

由于簽約單位為入職兩年內的新員工提供宿舍,彭超暫時還不用考慮武漢的租賃房政策,但他的校友,華科14級本科生耿丹則早就盤算好了。“畢業了就租(租賃房),再工作幾年有經濟實力了,肯定會先買一套(安居房),200萬的房子就能便宜40萬。”

武漢大學生“八折購房”的消息傳出來后,不少聲音質疑政府干預市場,擾亂市場價格。一提及此,石柏林有些委屈。他解釋,所謂“八折購房”并非政府要求開發商直接給大學生打折,也不是公共財政簡單的補助、補貼,“如果黨委政府直接拿錢補貼,這是不可持續的”,而是通過政策手段,降低土地等房屋成本,實現大學生租賃或者購房價格低于市場價格的八成。

石柏林介紹,武漢市大學生保障性住房的主要來源有幾部分。首先,城投公司等國有平臺建設商品房時,有一定比例的配建房。以前配建比例是3%-5%,政府用于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現在借用這種政策模式,提高商品房配建比例,用于大學生保障性住房,本質是由國有平臺讓利給大學畢業生。

其次,保障性住房還有一部分是現有房屋改建的。隨著武漢產業結構調整,一些老廠房被拆除,但廠區的一些職工住宅樓還可以用來解決大學生的住房問題,“不改建就是閑置的,甚至浪費的”。在資源比較緊張的市中心轄區,政府還會從市場上租賃部分房屋。

石柏林說,“大家都會用看似很有道理的大道理來抨擊這些政策,現在是市場機制啊,為什么要用行政手段去解決?好,都用市場機制解決,黨委政府是不是就什么都不搞了?”“那些帶有一些指責性的,都不一定站得住腳,就是大話一說,做實事是最難的。”

今年以來,多座城市均推出人才公寓計劃。重慶兩江新區推出創新創業人才公寓,成都市的首批人才公寓將于2018年1月交付。即使沒有此項計劃的城市,也多提供各種類型的住房補貼、生活補貼。西安則提供住房補貼和人才公寓兩種形式的優惠政策。

鄭州于11月23日發布的“智匯鄭州”政策中,對新引進落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和“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在鄭首次購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購房補貼。

針對在鄭州工作并擁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副高級職稱(高級技師)以上的非鄭州戶籍人才,在鄭州購買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在限購審查時只審查學歷、職稱和教育、人社部門的認定證明,以及購房人的就業狀況,不再審核社保和個稅證明的繳納期限。

屬于頂尖人才的住房優惠力度更大。鄭州對全職引進或當選兩院院士以及同等層次頂尖人才,給予不超過300平米的免租住房。對全職引進或新培養的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及同等層次的國家級領軍人才,給予不超過200平米的免租住房。上述人才在鄭州工作滿10年且貢獻突出的,可以無償獲贈免租住房。

標簽: 二線城市 門檻 住房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