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珠海助陽春推進產業扶貧 引入資金約1億元

2017-12-28 16:56:23      來源:珠海特報客戶端

珠海助陽春推進產業扶貧 引入社會資金約1億元

走近梅垌村,百香果基地青蔥一片,棚架果實累累。棚下,走地雞三三兩兩踱著方步,啄蟲、覓食。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是開展產業幫扶以來引進的設施農業。種植百香果的同時,利用果樹林蔭養殖走地雞,多渠道增加收入。此外,梅垌村還建起了種鵝養殖基地,養殖種鵝2000多只。“這兩個基地輻射帶動47戶貧困戶增收脫貧”,駐村干部介紹說。

在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中,珠海市對口幫扶陽江市駐陽春市工作組(以下簡稱“駐陽春工作組”)對口幫扶16個鎮(街)的44個村,貧困戶3400戶8719人。經過努力,2016年度實現脫貧1370戶2786人,脫貧人數占總貧困人口數的32%,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截至目前,珠海幫扶陽春已建成和啟動主導產業項目40個,引進產業扶貧企業14個。其中,珠海企業與各幫扶村達成合作項目11個;已通過審核并獲得獎勵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產業基地共計17個,幫扶效果十分明顯。這些特色產業基地輻射帶動農戶4956戶,吸收富余勞動力帶動就業人數達3075人,其中貧困戶1237戶、3652人。

多舉措推進產業幫扶

陽春地處粵西山區,山清水秀,資源豐富。在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中,駐陽春工作組深入調研,根據當地實際,提出“結合傳統、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整合優化”的幫扶思路。工作組以產業扶貧為抓手,精準把握政策精神及產業發展等工作重點,引入各類資金,建設主導產業。去年,投入產業扶貧專項資金5658萬,發動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幫扶,資金總額達9212萬;44個貧困村中逐漸形成以蔬菜、南藥、水果、生豬、牛羊、蠶桑等傳統特色產業為主,光伏、旅游和農產品加工等為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產業結構。

“我們的做法是,將珠海的市場、信息、資金和陽春良好的生態、土地、勞動力等優勢資源有機整合,引入市場機制,對接龍頭企業,推動產業發展。”陽春市副市長、珠海市對口幫扶陽江駐陽春市工作組組長黃春明介紹,對有條件的村,工作組努力協調,通過整合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量化為股份,結合農村“三變”改革,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從而讓農民真正參與到項目中來,分享收益,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村民的積極性,從而建立起產業扶貧長效機制。

多渠道助力基地對接市場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推進產業項目落地,迅速帶動了一批貧困戶增收脫貧。”駐村干部表示,隨著一批產業項目的落地生根,增收脫貧的示范效果凸顯。

去年,珠海市農業投資控股集團等與陽春農業龍頭企業先后簽訂產業項目6個,并引入珠海農控在陽春成立“陽江菜籃子公司”,帶動當地的自由村、青山村等6條貧困村成立合作社,建立產業種養基地,“米袋子”、菜籃子基地,構建“基地—市場—消費終端”一體化農產品流通體系。駐村干部告訴記者,這些產業基地多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運營,市場有保障,農戶參與積極性高。目前,陽春種植、養殖基地生產的優質農副產品源源不斷輸出珠三角乃至港澳市場。為進一步對接市場,珠海農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還將陽春優質農副產品引進“京東.珠海扶貧館”,構筑電商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基地規模化種植藠頭,可實現畝產收益12000元”,村民高興地介紹道。駐陽春工作組推進精準扶貧,還陸續建立起產業種養產業基地及光伏發電等其他項目基地,極大地激發了貧困村內生動力,提升了造血功能。其中,市政法委對口幫扶的石上村建立藠頭種植基地,種植藠頭500畝,帶動有勞動能力貧困戶51戶參與項目,實現每戶年增收1萬元;市住建局對口幫扶的青山村發展蔬菜種植基地,每戶每年增收1.6萬元左右;香洲區對口幫扶的馬蘭村在原有基礎上發展南藥種植,廣霍香規模化種植為26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帶來可觀收益,每年每戶平均增收1.2萬元。市人大辦對口幫扶的南河村引入興業太陽能公司投資8000萬元,建設光伏發電站,也取得良好經濟收益。珠海幫扶陽春,一批產業扶貧項目的穩步推進,拓寬了貧困戶增收脫貧渠道,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奠定基礎。

標簽: 陽春 珠海 資金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