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今晚車停哪兒?我們的停車場缺口究竟有多大

2018-04-13 14:08:13      來源:人民日報

破解停車困局,僅僅多建停車場就夠了嗎?

“上天入地”,錯時共享,提升空間和車位利用效率,完善市場良性運作機制

停車要入位,首先得有位。在規范秩序、暢通機制的同時,必須想方設法盡快彌補缺口。近年來,不少城市和企業已就擴大供給探索出一些有效路徑,值得推廣復制。

“上天入地”,挖掘空間使用潛力。

過去,北京空軍總醫院門診大樓前的地面車位一度只有30個,如今,這里“長”出了兩座約7層樓高的“停車樓”。垂直循環式的機械車庫并不多占空間,卻能多提供96個車位。前不久,趙杰在杭州考察時發現,某老舊小區辟出寶貴的空間,建了一個地下5層的圓筒形機械式停車設施,“人把車停到入口處,車庫可自動完成停車,整個車庫占地僅百余平方米。”今后,地上、地下停車庫和機械式停車庫等集約化的停車設施,有望成為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利器”。

錯時共享,提高車位利用效率。

一邊空空蕩蕩,另一邊滿滿當當……車流如潮汐般往復,讓公共場所與居住地之間的停車位常出現明顯的“冷熱不均”。到了夜間,北京147萬個公共建筑車位中僅停下58萬輛車,約六成可供使用。

打破冷熱不均,要靠信息化。“停簡單”、丁丁停車……近年來,全國已有超過200家企業研發了各種智慧停車APP。有些平臺開發出“停車電子地圖”,將停車場分布、空閑車位數等信息“一網打盡”,讓車主得以“有的放矢”地停車;有些平臺為居民車位安裝智能車位鎖,讓居民可在空閑時間將車位租給其他車主;一些城市也行動起來,比如廣州就擬搭建統一的停車引導平臺。

循序漸進,規范路內停車秩序。

郭繼孚介紹,目前北京城六區及郊區新城居住區中,占用內部空地以及內部道路隨意停放的車輛約有63萬輛,若按50%的比例規范化,可提供車位30多萬個。但這并不意味著讓車都“理直氣壯”地停到路邊,而是必須輔以價格手段和嚴格監管,“規范化之后,緊接著要逐步提高收費,用價格杠桿一點點“擠”出價格敏感人群;車停得少了,再逐步取消停車位,最終還市民一個清爽的道路空間。”郭繼孚說。

技術方案清晰了,還要有充足的機制動力,即堅持市場化方向,完善良性運作機制。

“小汽車屬于個性化出行方式,政府沒必要拿出大量財力建設公共停車場,但可以通過政策便利、適當補貼、放開價格等鼓勵手段,吸引社會資本進入。”趙杰表示。

北京市停車行業協會副會長劉保君認為,停車費價格過低,與土地、服務的經濟價值不相匹配,使得企業和民間資本投資停車場的積極性不高。趙杰建議,各地應對停車場建設簡化用地等環節的審批手續。

緩解供需矛盾,不止擴大供給一條路,還應有效控制需求。

“50年前的東京,比北京要堵得多,城市里也是到處都停滿了車。現在,東京人口增加到3750萬人,機動車從不到300萬輛增加到近1500萬輛,但是路上卻沒那么堵了,最關鍵的就是在高密度中心區用大容量的軌道交通解決了出行需求。”郭繼孚認為,降低核心區小汽車的使用強度和擁有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大勢所趨,為此一定要補足公共交通短板,讓人們更加愿意也能夠做到少開車,“供給多了、需求降了,問題才會迎刃而解。”本報記者 劉志強

標簽: 車位 缺口 停車場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