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當種田“CEO” 帶領合作社年入300余萬
一場秋雨過后,川西平原仍漂蕩著淡淡的稻香。10月17日上午,成都崇州白頭鎮和樂村,宋丹走在有些泥濘的田坎上,一邊跟路過的村民打招呼,一邊查看剛播種不久的油菜。
2013年,和樂村走上探索“農業共營制”道路:農戶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聘請職業經理人經管,實現土地要素優化配置集中經營。
當時,26歲的宋丹在崇州城區從事英語、計算機教學工作,過著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宋丹與成都農業職業經理人接觸后,讓她這個并不了解農業的妹子,怦然心動于“面朝黃土”的這一古老職業。
如今,宋丹已是和樂村合作社的職業農業經理人,這位80后的種田“CEO”管理著當地410戶村民的1243畝土地,以規模化、機器化、科學化的方式種植小麥、水稻、油菜等作物,她所帶領合作社年入已達320余萬元。
拐點
“沒想到種田也能當‘CEO’”
"告別朝九晚五 80后妹子從教室來到田間
10月17日,成都崇州白頭鎮和樂村,宋丹在合作社魚塘邊查看情況。
“江原縣,(蜀)郡西,渡大江,濱文井江……小亭,有好稻田……”1600多年前,東晉時的崇州人常璩在《華陽國志》里這樣描述過川西平原的水旱從人、沃野稻香,文中的“江原縣”便是如今的崇州。
雖在農村生活過,但對在城里長大的宋丹而言,從未將農桑納入過工作規劃。“我大學專業是環境與藝術設計。”宋丹說,2010年畢業后,她在崇州城里找到一份培訓工作,從事英語、計算機教學,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平實而恬淡。
2013年10月,成了她人生的轉折點。“與朋友去了趟都江堰。”她說,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觸到新型農民和農業職業經理人,“完全顛覆我對種田的認識。”
宋丹說,她對農事印象僅停留在童年,一次被母親罰去田里割麥子,“沒割幾株就渾身都癢,簡直受不了這又累又臟。”但這一次,在聽完農業職業經理人的培訓后,她被深深打動,“沒想到種田也能當‘CEO’,而且發展潛力很大。”
宋丹的電腦里存著智慧農業的藍圖。
恰巧,當時的白頭鎮和樂村領導“相中”了她,想邀請這位有學歷、有眼光的年輕人來村里當農業職業經理人。“跟家里人商量后,我報名參加了培訓考試。”很快,當時才26歲的宋丹取得農業職業經理人證書,告別了繁華的都市生活,來到和樂村的田間地頭,準備用青春和智慧在這里大干一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