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無人駕駛未入交通法規 深圳自動駕駛巴士試行存法律困境

2017-12-06 13:44:44      來源:新京報

12月2日,深圳福田保稅區,自動駕駛公交車投入試驗運行。

試驗階段暫不對外開放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搭載“智能駕駛公交系統”的深圳巴士集團公交車,已先后在深圳多個路段封閉測試了4個月,累計測試里程約8000公里。自12月2日起,搭載了智能系統的公交福寶線,將進行試驗運行,單程全長1.2公里,設有海梁、深巴、福田3個站。

對于無人駕駛公交的運行,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通過官方微信回應稱,智能公交線路目前仍處于“數據采集試驗運行階段”,暫不對外開放。試驗運行期間,將邀請乘客免費體驗,同時收集交通數據、客流數據、智能駕駛系統運行數據及公眾意見。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未來,深圳巴士集團將繼續探索公交智能化,構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公交出行生態圈,并持續推進智能公交系統落地運營。

- 揭秘

司機可通過剎車切換駕駛模式

按照國際分類標準,自動駕駛技術分級從L0到L5,其中L0級即為純人工駕駛,汽車只執行命令而不進行駕駛干預;L5級則對應完全自動駕駛技術,汽車可在不需要司機介入的情況下完成所有操作。

智能公交系統技術方負責人之一,深圳海梁科技公司的穆毅稱,如果要對應這一標準,深圳智能公交車至少達到L3+級,即司機不再需要手腳待命,機器幾乎可獨立完成所有操作,但為防止出現人工智能技術無法應付的突發狀況,司機仍然需要保持精力集中。

深圳巴士集團稱,行駛中,司機只需按下啟動鍵,智能公交即可實現變道、加速、停車等操作。此外,為保證安全,司機可通過剎車自行切換人工與自動駕駛模式。

深圳巴士集團新聞發言人羅嵐表示,智能駕駛公交系統推廣后,將大大降低公交司機的勞動強度,增強公交運營安全性,并有效解決公交行業“司機難招”的問題,也將對提升公交服務水平起到積極作用。

- 延展

商業化推廣有賴立法進程推動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智能公交目前仍在路試階段,如果要正式上路,仍面臨包括道交法在內的制度困境。

深圳巴士集團稱,智能公交路線之所以沒有正式對外界開放,是因為上述智能公交車目前都是臨時牌照,線路設立等工作也尚未得到批復。

這不是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首次面臨制度困境。今年8月,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12米純電動智能駕駛客車,在株洲開放路段完成路試,并測試包括自動轉向、變道在內的自動駕駛功能,不過,這一客車目前仍未正式進入市場。此前,百度CEO李彥宏因在北京五環路測試無人駕駛汽車,一度引發外界爭議。李彥宏本人在2017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承認,“我們的無人車確實吃到了一張罰單”。

河海大學交通學院教授郭海慶表示,自動駕駛技術作為人工駕駛的補充,兩者之間可以形成互補,其商業化進程,仍然有賴于未來立法進程的推動。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現行法律,尚無有關無人駕駛以及自動駕駛技術上路的規定。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起淮表示,我國道路交通法規只對有人駕駛進行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還沒能夠把無人駕駛和機器人駕駛的問題納入考慮,相關的配套法律體系也是如此。因此,按照目前道交法規定,機動車必須由合格的駕駛員按規定進行駕駛。此外,在道路交通的設備、指揮以及引導方面,自動駕駛領域還處于空白。

北京澤永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永杰稱,正是因為法規盲區,導致雙手離開方向盤的行為,可視為一種危險駕駛行為,一旦自動駕駛失控,導致嚴重后果,車內乘員或面臨承擔過失危害公共安全罪乃至危害公共安全罪所對應的刑事責任。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煜

標簽: 巴士 交通法規 深圳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