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成排的共享單車在路邊停放。中新網吳濤 攝
——政策鼓勵的免押金,能不能普及?
如上所述,“深圳市擬對企業逾期不退還押金行為處以5萬元以下罰款”,但和動輒上億元的押金相比,有分析人士認為,威懾力有限。更多的共享單車用戶希望能免押金。“共享單車很好用,現在我基本離不開了,唯一的擔心就是押金問題。”有共享單車用戶說。
8月3日,交通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企業免押金,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ofo稱,其已為全國25個城市1500萬人信用免押金,未來會更多人體驗該服務;摩拜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則表示,11月19日開始,廣州的用戶已可以憑借騰訊信用分申請摩拜免押金,騰訊信用分高于630分即可申請。
朱巍稱,共享單車免押金一定是未來的趨勢,現在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但是目前全部實現免押金是不現實的,因為目前還沒有完全進入征信社會,相關牌照都沒下發,所以共享單車很長一段時間一定是押金和信用免押金共存。”
至于為什么非要收押金,有不愿具名的共享單車企業對中新網表示,收押金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對用戶來說也是一種約束力,如果用戶毫無顧忌,不排除會出現隨意注冊或惡意破壞單車的情況,擾亂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秩序。
資料圖:數百輛共享單車被荒草“掩埋”。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下半場比賽的結局猜想】
——“燒錢”大戰何時會結束?
沒有有效的盈利模式是市場對共享單車挪用押金產生質疑的一個原因。據了解,目前共享單車依然處于“燒錢”階段。除了各種優惠活動、免費騎行外,近幾個月摩拜和ofo等還推出月卡模式,但是價格低廉,摩拜活動價僅2元一月。
“這顯然不能覆蓋成本。”有共享單車用戶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直言,“我摩拜和ofo都有月卡,很便宜,比如摩拜一個月才2元錢,和白騎差不多;ofo的APP上,也有超過兩個月的免費騎行時間,通過參加他們活動獲取的。”
“參加活動還能賺錢,只要累計到10元,就可提現出來。”上述用戶還表示,騎共享單車有時候不但不花錢,多關注共享單車企業動態,參與活動,還可賺錢。
另外,這個市場還是一個“燒錢”的態勢。12月4日,哈羅單車宣布完成3.5億美元的D1輪融資,螞蟻金服是主要投資方之一。有分析指出,這或將共享單車“燒錢”大戰推向一個高峰。
不過朱巍認為,現在大局已定,即便哈羅單車背后有了螞蟻金服,對市場格局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目前多家第三方調研公司的數據顯示,ofo和摩拜單車的滲透率均超過20%,穩居市場前兩名。
朱巍還表示,“現在共享單車企業成本太高了,看看那些壞車和市場上過剩的車輛,這不是根據用戶真實需求投放的,而是按超過競爭對手的數量投放的。”
中新網拿到的最新數據顯示,ofo在全球20個國家超過250個城市運營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海外運營城市超過50個;摩拜單車在全球12個國家超過200座城市提供服務,運營超過800萬輛共享單車,全球注冊用戶超過2億。
而關于摩拜和ofo是否有最新的盈利計劃和模式,截至發稿,雙方均未對記者的提問進行回應。
資料圖:路人騎著共享單車經過“車堆”。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摩拜和ofo最后會合并?
一邊是持續“燒錢”,一邊是盈利模式不愿對外公布。這種環境下,市場幾度傳出摩拜和ofo將要合并的消息,最近更有投資方密集表態推動雙方合并。但摩拜和ofo都表示“拒絕”。
據報道,ofo的天使投資者、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表示,ofo和摩拜占到整個市場份額的95%,投放已經過量飽和,如果想要盈利,兩家合并才是合理的。摩拜單車董事、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也曾表態,他對ofo、摩拜兩家公司的合并持“開放態度”。
不過,ofo創始人戴威近日公開表示,“作為創業者,非常感謝資本,因為資本助力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它是一個創業者跟投資人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解決問題、服務社會的一個過程。”
早前,摩拜創始人胡瑋煒稱,兩家公司的效率和產品的生命周期都不同步,這種情況下沒有合并的可能。兩者就像安卓系統與iOS系統的競爭。
朱巍分析,共享單車行業強強聯合,合并兼并幾乎是必然的,這個行業只有實現規模效應后才能盈利;另外,合并好處很多,對監管方來說也更容易監管,還符合投資方的期待。(記者 吳濤)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