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國內 國際 社會 財經 教育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文化 奇聞 房產

上海整治共享單車收效如何? 超六成現場管理人員不到位

2017-11-14 17:49:00      來源:新民晚報

市民巡訪團15年來首份專項報告顯示—— 共享單車現場管理到位不足四成

上海市共享單車集中整治清理行動專項巡訪報告近日發布。車輛管理人員有沒有到位?停車秩序如何?停放空間夠不夠?分布是否合理?損壞嚴不嚴重?今年9月8日至30日,上海集中整治清理共享單車,取得了多大收效?

資料圖:共享單車。 張亨偉 攝

資料圖:共享單車。 張亨偉 攝

市民巡訪團9月21日至26日組織20名巡訪員,分10組走訪浦東新區(分郊區和城區)、徐匯區、長寧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黃浦區、靜安區、閔行區等9個城區,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市民巡訪團副團長姚培芳介紹,這是市民巡訪團成立15年來,首次展開專項巡訪,目標直指近兩年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共享單車。

管理員一走就“喇叭腔”

巡訪涉及351處共享單車停放點,包括地鐵口67個、公交站點14個、二級三級醫院30座、學校41所、公園17個、交通干道46處、住宅小區38個、文化中心16個、體育場館5個、企業6家、火車站廣場7個、大型商場49個、菜市場3個及社會服務中心12個。

報告顯示,在351個巡訪點中,有人管理的僅占37.35%;無人管理的數量更多,占45.3%;剩余17.35%情況不詳。也就是說,現場管理人員不到位的比例,超過了六成。參與巡訪及報告起草的巡訪員黃建生解釋,一些停車點由企業安排人員維護,但是經常人手有限,一個人要兼顧多個點,屬于流動管理,算作“情況不詳”,效果也往往不理想。“比如五角場蘇寧生活廣場旁邊,就有一處,秩序有些混亂。”

“萬達商業廣場五角場店附近的一個停車點,情況好一些。街道派出志愿者專人管理,工作責任心很強,所以那天早高峰我們巡訪時發現,車輛停放得井井有條。”黃建生回憶,但到了中午他們再次回訪,卻發現同一個地方,停車狀況有天壤之別——不少車輛東倒西歪,并且嚴重擠占道路,影響通行。“當時管理人員因故離開了,說明有沒有人管,差別很大。管得越負責,秩序就越好。”

據黃建生觀察,共享單車的現場管理人員一般分三類:市容管理員、街道志愿者和企業運維人員。“分布沒有規律,有的地方空無一人,有的地方三類人員都在管。”他補充說,“不少停放區域處于可管可不管狀態;相關部門的職責界限不夠清晰,監督力度不足。在車輛管理人員的制度安排上,需要更加合理細化,定時、定崗、定責。”

無序占道超量占近一半

共享單車的停放秩序,近年來受到不少市民的詬病。巡訪團發現,全市集中整治清理后,已有明顯改善,但仍不樂觀。共享單車單獨歸類,且整齊停放的,占17.15%;與其他非機動車混停,且有序停放的,占36.19%。而無序、占道、超量停放的,占46.6%,其中無序停放的比例最高,占24.52%;占道停放的,占17.62%;超量停放的,占4.52%。

“比如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分部的后門,車輛停得雖然很整齊,可是因為數量太多,明顯占用了非機動車道,在報告里就要統計為‘占道停放’。”黃建生解釋說。

與停車秩序相關的另一個指標,是停放空間。巡訪報告顯示,單車停放空間充足的,占46.41%;停放空間尚可的,占43.11%;停放空間不足和嚴重不足的,分別有6.29%和4.19%。“尤其是一些人流量較大的交通樞紐站點,車位空間明顯不足。”黃建生直言,有的人行道明明很窄,卻劃了停車白線區;有的路明明很寬,卻沒劃白線,停放亂象并沒有因此減少。

“還有一些商場,出現了侵占單車停車位的行為。比如在靜安區大寧國際商業廣場,有個別商場用金屬圍欄把門前劃線停車區域圍起來,占為己用。”他認為,有關部門監管不力,是高峰時共享單車大量堆積、無序占道停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標簽: 上海 共享單車 管理人員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