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湯圓的來歷:湯圓別稱湯團、浮元子,是中國代表小吃之一。湯圓起源于宋朝,明州興起吃新奇的食品,湯圓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fēng)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
元宵節(jié)的形成存在漫長的過程,來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一般在正月十四夜“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用來祭神祈福活動。據(jù)資料記載,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東漢末年,元宵節(jié)作為節(jié)日才正式初步形成。
隋朝初年,元宵節(jié)完全形成。在唐朝盛世,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xiāng)鎮(zhèn),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制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byitongzhileng.cn 華夏財富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郵箱:3960 29142@qq.com